卵巢癌严重威胁当今女性的健康情况,由于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在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治愈率较低,发病率、致死率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遥遥领先,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多关注高危因素的存在,并且改善不良问题。 卵巢癌高危因素: 1、家族遗传史: 从卵巢癌患者的家谱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可见,卵巢癌患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量资料表明,卵巢癌家族史是卵巢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之一,卵巢癌患者约5%~10%为遗传性,在卵巢癌遗传家系的人群中,多数存在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1(BRCA1)和BRCA2的突变 。 2、生育因素: 目前有关卵巢癌的病因学说,比较普遍认同的是“持续性排卵”,可导致卵巢上皮损伤,诱导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按照这一学说,不孕、未产等因素由于持续排卵而增加卵巢癌的风险;相反由于妊娠期卵巢长期无排卵,为卵巢癌保护性因素。 有研究显示,与未生育女性相比,经产妇 卵巢癌发病风险下降,而且随产次增加这种风险下降,每妊娠1 次卵巢癌发病风险降低 10%。此外,一项研究表明,≥1 次人工流产发生卵巢 癌的危险是<1 次人工流产的 4.199 倍,≥1 次人工流产是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人工流产易导致不孕而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 3、月经史与卵巢癌有关: 大量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表明,月经史(尤其是初潮年龄、月经期、月经周期、绝经年龄)与卵巢癌有关。中国一项研究表明,月经期≤4 天 的患者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是月经期>4d患者的 3.235 倍,可见月经期≤4 d 是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月经期短者排卵次数增加, 刺激卵巢上皮生长,使卵巢损伤增加,从而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 初潮年龄早与绝经延迟也是卵巢癌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缩短月经寿命可 降低卵巢癌风险,自然绝经每提前1年卵巢癌风险降低2%~5%,女性一生的月经寿命每减少1年,卵巢癌风险降低3%。 4、饮食不当可增加患癌几率: 近年研究发现,一些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咖啡等)与卵巢癌发病风险有关。 吸烟是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吸烟女性卵巢癌风险亦增加。饮用咖啡也会增加卵巢癌的风险,尤其表现在未绝经的妇女,对绝经后妇女影响不大。此外,高脂饮食为卵巢癌危险因素,相反多进食蔬菜及 水果等素食的人群卵巢癌风险降低。这可能与脂肪尤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大,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而果蔬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 生素C和叶酸等,膳食纤维可以抑制雌激素肠肝循环、降低雌激素活性而降低卵巢癌的危险性,发达国家饮食结构中肉食较多,其卵巢癌发病率 较发展中国家高。 5、疾病恶变: 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良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国外文献报道,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其卵巢癌风险增加,尤其是表现 在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这2种类型的卵巢癌中这可能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周期性改变可诱导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炎症介质,从而诱导恶变。 卵巢癌的预防: 1、卵巢癌筛查: 对已知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可以减少卵巢癌的发生,但不可能完全杜绝其发生。早期发现可使治愈率大大提高。Ⅰ期卵巢癌的5年存活率约为88%,而Ⅳ期的仅为18%,相差悬殊。因此当前许多研究致力于早期发现。 盆腔检查、阴道超声波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是现公认检出卵巢癌最有效方法, 若将这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则检出率更高。有以上高危因素者, 自25岁开始, 每1 ~ 3年检查1次 (包括以上项目), 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卵巢癌患者。 2、预防性卵巢切除: 凡是有卵巢癌遗传综合症家族的女性成员,当完成生育功能后, 都应建议施行预防性卵巢切除,,这样就可以避免日后卵巢癌的发生。其次对 BRCA1 或 BRCA2基因携带者也应劝其施行。 卵巢癌是女性必须重视的问题,大家一定要严阵以待,改善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模式,做好相关检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