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使我快乐,可乐使我快乐,蛋糕使我快乐……然而,我的快乐,在突然听到多家知名薯片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后戛然而止。
图片来源:财经网新浪微博账号
什么,我这么多年吃进去多少致癌物?为了以后不再战战兢兢地吃薯片,我决心把这件事情搞搞清楚。各执一词,谁对谁错呢?小编翻了很多文献,理出了如下头绪:
世界卫生组织将致癌物主要分为几大类:明确致癌、动物实验中致癌、具有致癌潜在可能性。
这次检测出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属于2类致癌物,在动物实验验证中会致癌,但对人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没有定论。
丙烯酰胺到底可不可怕
首先,我们要明确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来自哪里。许多食品在经过高温如120℃ 以上的加工(包括油炸、烘焙、炙烤、煎炒等)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其中的一个副产物就是丙烯酰胺。
尤其是富含淀粉的食品,如马铃薯、薯条或薄脆饼干等,则在热处理时会产生更高的丙烯酰胺(150?4000 μg/kg)。其实,在市面上售卖的各种“快乐”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都不怎么低。
除了这些让人快乐的食品之外,像烧烤、咖啡也是有着极高的丙烯酰胺含量。比如,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可以达到1100μg/kg。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
丙烯酰胺确实有一定神经毒性,但是得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才会造成急性中毒。从动物实验数据来看,如果忽略人和动物差异,体重 50kg的一个人,需要直接吃进去 7.5g 丙烯酰胺,才可能有生命危险。
根据 FDA 的数据,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大多都在十亿分之一这个数量级上,与中毒量相距甚远。
我们平时吃东西,完全不用担心急性中毒的问题。而丙烯酰胺的致癌性,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讲到了,其作为2类致癌物,仍然缺乏对人体致癌的证据。
总的来说,丙烯酰胺肯定不是个好东西,但是日常饮食中所摄取的量,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与其担心零食中的丙烯酰胺,不如先担心一下高盐、高油、高糖这些问题吧。